张律师欢迎您的访问。
孔子 论语原版 论语中英法文对照版 论语朱熹版 论语禅解版 论语拼音版
论语注解版 论语分类版 论语别裁 Analects 论语搞笑版 更多
半部论语学做人第十章 《志向》
10,1,三十而立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怎样管理国家,到了三十岁终于学成了。四十岁对所有治理国家的难题都想到了妥善的对策。五十岁的时候知道了怎样判定人或国家的命运。六十岁的时候能坦然面对各种不同的治国思想。七十岁可以非常轻松地运用一整套治国方案来治理国家。
【评析】
首先,我觉得这里的"学"不是我们今天的"上学读书写字"的意思,而是指学习怎样做人、怎样管理国家的意思。这里的"学",与"学而优则仕"的"学"是一个意思,都是指治理国家的学问。
其次,"三十而立"不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成家立业"的意思,而是指"学业完成"的意思,也就是通过十五年的学习,才掌握了治理国家的知识。后面的岁数,也都是讲对这套治理国家的知识的不同阶段,而不是许多人所理解的那样:"人到了四十岁就不迷惑了,人到了五十岁就能知到自己的命运了,人到了六十岁什么意见都听得进去,人到了七十岁就可以随心所欲不违背规矩了。"
为什么呢?我们来略微分析一下就不难明白其中的道理,比如,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三十岁就能事业有成的人只能是极少数,以此标准要求自己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挫折感。事实上,孔子三十岁不但没有事业有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孔子一身都是比较潦倒不得意的。孔子的成就,一些是在他去世之前的十几年内取得的,一些是在他去世之后,由他的弟子和历代的统治者极其文人们创造的。比如,在古代,由于知识更新换代的周期比较长,所以一个人一旦学到了一定的程度,或者能达到不惑的境界,但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那种一张文凭吃一生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一个人如果不能持续学习,终身学习,就可能被淘汰,以为到了四十岁就能不迷惑在今天已经不切实际,应该树立学到老活到老的思想 。
当然,这只是孔子对自己的一个评价,孔子宾没有以此来要求其他人,我们今天更不必过于认真去思考这个标准是否可行。实际上这段话中被应用最多的是"三十而立",而且也成为许多年青人的一种自我衡量成败的标准,因此我觉得有必要提醒大家:万千不要对自己太过苛求,三十能立的只是极少数人。三十未立的仍然有大把希望。
10,2,朝闻道,夕死可矣
【原文】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懂了道,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评析】
"朝闻道,夕死足矣", 尽管究竟什么是"道",至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然而两千五百多年来,这句话却一直被中国人广泛引用,可见这句话魅力不小。其实当我们在引用这句话时,往往将这句话中的"道",赋予了各自完全不同的东西,甚至一个男人为了表达追求一个女人的决心,也会引用这句话。
我想,孔子的这句话应该表达了两层意思,一层是表达了一种追求真理的决心,另一层是表达了追求真理不在于迟早,即便你已经进入了生命的暮年,只要你有追求真理的决心和行动也不算晚。
10,3,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原文】
子曰:"士志於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立志于追求真理,却以穿不好吃不好为耻,那么实在不值得与其探讨追求真理的问题。"
【评析】
这句话表达了一个人要想立志于追求真理,必须要有充分的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准备,否则就不是一个真正的追求真理之人,也就不值得其他真正追求真理的人与其一起探讨了。这属于励志类型的语言,在今天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通俗点说,所有的追求都会有牺牲,要想有所得,必定会有所失。
对于许多贫寒家庭出生的孩子,他们往往会自觉发愤图强,但是往往不能坦然正视自己的出生贫寒,不能正视自己没有经济能力可以享受华服美食,他们会在同学面前以自己的"恶衣恶食"为耻。为了消除这种耻辱,他们采取了种种错误的行为,甚至采用了欺骗的方式残忍地从贫穷的父母手中榨取血汗钱来满足他们享受"华服美食"的虚荣。前不久,在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与暨南大学共同在暨南大学举办的高校可持续发展管理论坛上,专家们提出,一个农民13年纯收入才能供得起一个大学生4年的开销。 这其中,有多少是属于不可减少的学杂费的支出,有多少是属于大学生因为"耻恶衣恶食"而增加的开销?
2004年11月初,南京大学校园里贴出了一封署名为"辛酸父亲的来信",控诉一些孩子只知向父母索取,甚至为了多要钱物不惜"偷改入学收费通知,虚报学费"。11月11日在西方感恩节到来之际,南京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的学子们发出倡议希望成立中国大学生自己的感恩节。为了让辛酸父母今后不再辛酸,除了家长的反思和大学生的补救行动外,我们还要进行更深层的思考。怎样进行思考呢?建议大学生都来好好读一读这段论语,也许能得当一些有益的启发。如果这些大学生从小接受了"士志於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的教育,还会如此卑劣地压榨父母的血汗钱来满足自己的虚荣消费吗?
10,4,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原文】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
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来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我愿意与朋友分享我的车马、衣服、皮袍,即使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希望不要夸耀自己的长处和功劳。"子路说:"希望听听老师的志向。"孔子说:"希望能让老有所安、友有所信、少有所爱。"
【评析】
看到这一段我忽然想起我们在学校里老师让学生谈各自志向的情景。我们当初上学的时候,老师也对我们进行理想教育,但是那时候的理想教育是万人一词的,就是长大要做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让社会主义江山永不变色。现在的学校不知道老师怎样和学生谈志向。但是有一点,那就是老师往往从来不会向学生谈自己的志向。没有想到孔子当年是这样和学生谈志向的,不但听学生的志向,也向学生谈自己的志向,更加可贵的是不强求学生和老师保持同样的志向。这是非常值得我们今天的老师们思考的,也非常值得我们的家长思考:千万不要把家长的志向强加于孩子。
从子路、颜回和孔子这三个人的志向来看,子路表达了自己愿意与朋友分享一切的原则,颜回表达了自己谦虚为人的原则。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两者似乎都不能算是什么志向。只有孔子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才算得上一种真正的志向和抱负。也许是《论语》的编者故意用这两个弟子的志向来陪衬孔子志向的崇高和伟大?
10,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原文】
叶公问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文】
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孔子知道后说:"你为什么不说呢,你就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有时连吃饭都忘了,他从发愤用功中感受到快乐,以至于忘记了忧虑,连自己一天天变老都感觉不到。"
【评析】
从这一段孔子对自己的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不神化自己是始终如一的,他总是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人,他引以为自豪的不是他的学问和他的思想,而是他不懈的探索精神和好学精神。他是在用自己作为一个例子,号召所有的人都能像他那样好学和追求。两千五百多年来孔子的好学精神和不断追求的精神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特色之一,这一点即便从在美华裔所从事的职业上也可以得到一个佐证:在今天世界上科技最发达的美国科学家中,华裔所占的人数比率最高。
10,6,三年学,不至于谷
【原文】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译文】
孔子说:"学了三年还不想去做官的人很少见。"
【评析】
有的书把"不至于谷"翻译成"还做不了官" 或"还达不到善",个人觉得都是一种误解。因为这两种翻译如果是正确的话,那就好比说孔子是在为自己的教学做广告、打包票:"只要到他这里来求学的,都可以去做官,都可以成为善人。"我觉得这是比较荒唐的,从《论语》这本书中,我没有看到这样的佐证。相反,我看到了孔子对做官和求学的看法,关于做官,他的看法是只为好的君主做官;关于求学,他赞赏的是那种不急于做官更看重求学的人,比如在《论语》『⒌6』中说,孔子让漆彤开去做官,他表示还没有足够的自信,希望继续学习,孔子因此而"喜悦"。弟子们也因此将这件事记录在《论语》里面。可见,孔子的学问虽然是培养人做官的学问,但孔子却是更加希望学生们对做学问的兴趣能大过做官的兴趣,也只有那样,才能真正理解孔子学问中"仁"的核心。
在当时,学制为三年,一般学了三年之后,都会去找官做。正因为如此,如果有人能不为急于做官而心动,能继续潜心求学,才是很可贵的,也是很少见的。所以孔子这里的"少见",与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仁人圣人都很"少见"是一样的意思。
问题是,我们也不能单纯以是否急于出去做官来判定一个人的优劣,因为是否急于出去做官,除了与一个人的治学态度有关,还与一个人的经济条件有关,对于那些没有经济后顾之忧的人们来说,多学几年无所谓,但是对于那些缺乏足够经济条件的人们,不管他们多么想继续求学,往往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如何看待急于结束学业出去工作的人,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判定。
10,7,笃信好学,死守善道
【原文】
子曰:"笃信好学,死守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译文】
孔子说:"坚定信仰努力学习,严守善道。不去危险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政府有道就出来做官,政府无道就放弃做官。在有道的政府管理下自己依然贫贱是可耻的;在无道的政府管理下自己富贵也是可耻的。"
【评析】
孔子在这段话中表达了四层意思。其一,明确了做人的根本是要坚持信仰和好学;其二,明确了在非常情况下坚持原则的方法是"避乱";其三,明确了能否当官的判定标准;其四,明确了判定富贵和贫贱的荣辱观。这四点中,除了第二点有点消极外,其余三点都是值得继承的。尤其是第四点,对于我们今天怎样建立正确的贫富观非常有启发性。
在孔子的年代,是否有道,主要看君主,因为当时国家和政府的一切都是君主所有,君主有道,自然也就能让国家和政府有道。在今天的时代,我想衡量一个政府是否有道,不仅要看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是否有道,更重要的还要看政府的制度是否有道,只有在制度和领导人都有道的情况下,才能保证国家和社会有道。在国家和社会有道的情况下,公民自己还不能脱贫致富,应该是看成个人努力不足的耻辱。但是当国家和社会还没有建立起公正公平的体系之前,尤其是那些利用制度的缺陷而致富的人,则应该是一种耻辱。
"笃信好学,死守善道"的人,看行去未免有点迂腐,然而不也很可爱吗?
10,8,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原文】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译文】
太宰问子贡说:"孔夫子是位圣人吧?怎么如此多才?"子贡说:"这是由于上天要让他成为圣人,所以才让他多才。"孔子听到后说:"太宰了解我吗?我是由于少年时地位低贱才学会了许多卑贱的技艺。对于君子来说这算多吗?并不多。"
【评析】
孔子的学生为了神化老师好让自己脸上也光彩些,就把孔子的多能说成是上天的恩赐,或圣人的证据。孔子诚实地否认了这种神化,坦率地承认是由于少年时受生计所迫才学会了那些卑贱的技艺。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诚实,但是也可以感觉到孔子对实用技术的鄙视,我想这可能也是形成后来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流毒的源头之一吧?这也可以说是儒家文化最消极的方面之一,就是过分强调读书而忽略了对实用技术的重视,这是我们应该警惕的。
10,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原文】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孔子说:"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被夺去,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能被夺去。"
【评析】
"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这句话,两千五多百年来不知道激励了多少的中华儿女,使他们堂堂正正挺立在人世间,也成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之一。
孔子在两千五多百年前就能意识到个人的力量,用现代语言来解释,可以看成对人的尊重,甚至可以看成是最早的人本主义思想的源头之一。在同时代的西方社会还把神的意志当成至高无上的意志去崇拜的时候,孔子已经意识到普通人的志向也是难以改变的,因此也就必须给予重视。不管你有多大的力量,也不能轻易改变普通人的意志。
既然不能改变,或者难以改变,那么怎样尊重"民"的意志就是每个"官"必须考虑的要点之一了。
10,10,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
【原文】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译文】
孔子说:"穿着破旧的丝棉袍子,与穿着狐貉皮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认为是可耻的,大概只有仲由吧。'不嫉妒,不贪求,为什么说不好呢?'"子路听后,反复背诵。孔子又说:"这就是有道,又何须反背诵呢?"
【评析】
孔子表扬仲由能做到不嫉妒、不贪求、不因为物质贫穷而在富人面前自惭形秽,认为仲由能做到这样是一种"有道"的表现。其中的道理与前面孔子所说的"士志於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一样。
但是仲由、即子路在听了孔子的这一表扬后,觉得自己能做到这样已经了不起了,于是反复背诵这两句诗词,仿佛是要时时提醒自己要坚持这样。反而使孔子感到失望了,因为在孔子看来,能做到这些对于一个君子来说是最基本的,又有什么值得作为一个很高的标准来时时提醒自己呢?
学到这里我忽然想起我们的媒体在宣传时也经常存在着类似的问题,比如当官的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加上"亲自",当官的完成了本职工作也被说成"为人民办了实事",似乎当官的不为人民办事是正常的,所以完成了本职工作就值得赞扬了。
10,1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
【原文】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译文】
孔子说:"经受了寒冷,才知道松柏不会因为寒冷而凋谢。"
【评析】
孔子通过松柏在寒冬中不凋谢的自然景观,形象地阐述了一个人只有经得住逆境的考验才能够有所成就的深刻含义。所以与人说,十七八岁的男女青年,个个都可能成为诗人或伟人,遗憾的是他们没有能将那种激情一直保留下去。这其中的原因固然是各种各样的,但没有能够经受得住生活的考验和挫折肯定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而许多伟人之所有能有所成就,正是因为能经受得住各种刀霜剑雨的洗礼和磨练,才练就了一身普通人难以具备的特殊才华。
我想,"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这句话可以成为激励那些在逆境中奋斗的人们的座右铭和兴奋剂。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往往需要具备较强的承受逆境的能力。
10,12,吾不如老农
【原文】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译文】
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樊迟又请教如何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樊迟退出以后,孔子说:"樊迟真是小人。从政者只要重视'礼',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从政者只要重视'义',老百姓就不敢不服从;从政者只要重视'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实情来对待你。要是做到这样,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背着自己的小孩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
【评析】
孔子坦诚自己在种田方面不如农民,这是非常可爱的。但是他批评对农业感兴趣的樊迟是小人,是非常错误的。尽管在孔子的时代,能够有机会接受教育的是少数人,在当时的人们的眼中,种田或许也不需要接受专门的教育,但是孔子不应该对有志务农的樊迟加以贬低。尤其是孔子一方面赞赏"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一方面却贬低在农耕社会有志务农的青年,也有点自相矛盾。
孔子这番贬低农民的话,充分暴露了孔子鄙视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的普通老百姓,也严重误导了中国两千五多百年来的读书人,使他们读了书只知道做官而不知道、或没有兴趣去干其他的事情。"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做官"等流毒可能都是源于这里吧?所以我觉得,孔子的这一错误思想一日不清除,中国读书人所中的"官毒"也就永远没有清除的一天。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种田是一个必然的趋势,那种认为没有出息的人或没有文化的人才去种田的思想将被淘汰。在西方等发达国家,科学种田的农民要比城市里的工薪阶层的人们富裕很多。在那里,拥有农场的农民属于有产者,而城市里的工薪阶层属于相对贫穷的无产者。乡村的农民也因为失去土地才不得不到城市去打工。
中国要发展,一方面要实现科学种田,机械化种田,另一方面要鼓励更多的农民进城发展。
10,13,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原文】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译文】
孔子说:"士如果留恋家庭的安逸生活,就不配做士了。"
【评析】
一个未婚青年,当然应该有四海为家的雄心,但是一个已经成家的人,留恋家庭并不能算是缺点,也与是否是一个士没有必然的关系。个人觉得,孔子的这个判定标准在今天已经不很适用。
我们以前对英雄人物的宣传都有一个错误的偏见,凡是被树立为英雄人物学习榜样的人,必然是不顾家庭的人。似乎只有这样才能算是一个真正值得学习的人。问题是,一个连家庭的亲人都关心不够的人,怎么可能真心诚意地去关心别人呢?为什么要把关心自己的亲人和关心其他的老百姓放在相对立的位置呢?
为了追求所谓的"士"的美好名声而剥夺或扭曲了正常的人伦快乐和家庭关怀,这样的美好名声是否有些本末倒置?就像过去为了维护"贞操"的美名,却残忍地剥夺了年轻寡妇一生的幸福,那样的美好名声不正是一种对人性的反动吗?
所以,一个好男人,应该理直气壮地享受安逸的家庭生活,正是为了保障这种安逸快乐的家庭生活,所以才更要去社会上打拼和努力。因此安逸的家庭生活不应该成为阻挡一个人提高自身道德情操的障碍,而应该成为一个人努力向上的一种动力。
10,14,不怨天,不尤人
【原文】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译文】
孔子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子贡说:"怎么能说没有人了解您呢?"孔子说:"我不埋怨天,也不责备人,下学礼乐而上达天命,了解我的只有天吧!"
【评析】
我想孔子说这个话,是感慨没有遇到真正愿意聘用他的明君。但是孔子面对如此失落的困境,依然能喊出"不怨天,不尤人"的声音,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事实上人的一生,不如意的时候往往多于如意的时候,所谓"人生不得意者八九"。那么在我们面对不得意的时候,是灰心丧气、怨天尤人?还是像孔子一样不怨天尤人?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心态问题,也是直接关系到一个人是否能有成就的大问题。可以设想一下,孔子周游列国十几年,推销他的治国理论,但却没有一个国君重用他,如果他灰心失望了,整日怨天尤人,以酒浇愁,那么也许今天已经没有人知道曾经有这么一个人的存在了。孔子却能在那么绝望的情况下,继续坚持自己的追求:不能直接将自己的理论推销给君主,可以传授给学生,通过学生再推销给后世的君主。孔子的这种执着和达观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10,15,杀身以成仁
【原文】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文】
孔子说:"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评析】
要想明确"杀身成仁"是否有价值,首先必须明确界定"仁"的含义,否则就没有办法得出一个公正客观的结论。如果把"仁"定位为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最高利益的事业,那么这样的"杀身成仁"就是有价值的,就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如果把"仁"定位为"爱人",或"某种个人素养道德理念",或"对某种意识形态的坚持"等,我觉得就是不值得的,就是应该否定的。因为与这些相比,人的生命更加可贵。正如孔子对管仲评价的那样,管仲如果不为齐国的富强发挥聪明才智,而是去为了忠于曾经聘用他的君主而"杀身成仁",就是非常愚蠢的。
10,16,小不忍,则乱大谋
【原文】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就败坏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评析】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非常有道理,尤其对于那些想有所作为的人,更是要以此时刻提醒自己。至于"巧言乱德",个人并不完全赞同这样的观点,其一,我并不认为仁德是那么脆弱,会被花言巧语所乱;其二,我并不认为仁德就不需要巧妙的语言去宣传推广。所以"巧言乱德"的说法,可以休矣。
有句成语叫"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不过这是将韩信发达之后的事情,在韩信发达之前,却是曾经有过受辱胯下的记录。韩信在投奔刘邦之前非常潦倒,不原种田,又没有人推荐他做官,自己学做生意又以亏本告终,因此常常是寄人篱下,甚至乞讨为生。有一天他身配长剑来到一个集市,突然有一群青年拦阻了他的去路,其中一人对韩信说:"我看你长得人高马大,还佩戴长剑,好像是个英雄好汉,其实你只是一个胆小鬼而已。"众人听了哈哈大笑,那人更加来劲了,缠住韩信不让他走,还坚持说:"你相信不相信我说的话?不相信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能杀了谁,如果你胆小不想和我比武又不想死,就从我裤档下爬过去。"韩信注视着那人,心想,我要杀了他,简直易如反掌,但是杀这样一个无赖不但不能证明我的才能,反而有损我的清白,而且一旦杀了他,他的同伙肯定要缠住我不放,万一再被官府抓起来,那么这一辈子就完了,我不能和他一般见识,和他斗这口气。想到这里,就伏下身从那人裤档下爬过去了。集市上的人都哄堂大笑,以为韩信真的是因为胆怯才爬过去的。
正如苏轼曾经说过的那样:"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所以能忍,是一个人有修为的表现。
10,17,学也,禄在其中矣
【原文】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译文】
孔子说:"君子只谋求道,不谋求衣食。如果去耕田,难免要饿肚子;学习,可以得到俸禄。君子只担心道不能行,不担心贫穷。"
【评析】
这段话再次暴露了孔子鄙视种田、更加赤裸裸地鼓吹读书做官的思想,是非常错误落伍的,应该彻底摒弃,并肃清其流毒。
其实孔子说君子"不担心贫穷",这也是一句谎言。孔子多次强调在无道的社会里不能去做官。试想,不能做官,哪里来的俸禄?如果你坚持不去做官,不但没有俸禄,甚至会连性命都没有,又怎么可能不担心贫穷呢?孔子在陈绝粮时的遭遇已经证明孔子是在误己,孔子还将这样的话流传给后人,实在是误人!
当然我们不能以今天的观点去苛求孔子,孔子的"耕也,馁在其中矣"也是一句大实话,自古以来,不能保证有饭吃的,正是那些种田之人。直到今天的中国,最贫穷的依然是农民。问题是,作为一种思想理论,不能置农民于不顾而只考虑读书人自己去做官,而更应该考虑怎样让农民富裕起来,这才是真正的从政之道。更何况,如果年青人都听了孔子的话,谁也不去种田,那么谁来养活这些官呢?由此亦可以看出,孔子的思想,作为一种从政理论,所谓安邦治国的理论,是非常不完善的,也是不可信的。
10,18,虽小道,必有可观者
【原文】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译文】
子夏说:"虽然都是些小的技艺,也一定有可取的地方,但钻进去可能会影响对大道的追求,所以君子不学这类小技艺。"
【评析】
个人觉得,子夏的这个观点是非常错误的,或许这也是造成中国人好高骛远、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的原因之一吧。他们总是以做大事者、或求大道者自居,轻视、甚至鄙视做平凡普通的工作,更加瞧不起那些有一技之长的技艺人员,或许这也是为什么现代科学技术没有产生于中国文人身上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其实即便是小的技艺,只要能钻进去,也能有所成就,许多世界知名的大企业在创业之初只是一个小卖铺。因此对于年轻人来说,志当存高远,但却应该从小事做起。许多大道理,往往也都蕴涵在小事情之中。不要因为一心想成为大人物而轻视从小事做起,一方面大人物总是极少数人,绝大多数人注定只能是小人物,另一方面,许多大人物小事也做得很好,小事做出名堂来也能成为大人物。
张律师感谢您的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