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izontal rule

张律师欢迎您的访问。

培训网-邢昺论语注疏 论语学习辅导 论语

论语孔子原版 论语中英法文对照版 论语朱熹版 论语禅解版 论语拼音版 

论语注解版 论语分类版 Analects 论语搞笑版 更多

《论语》“何有”考释

罗红昌

摘要:本文讨论《论语》中“何有”的用法,然后再粗略勾勒出“何有”获得“不难”之意的历史演变过程,从而补正了前辈学者对此词的训释。

关键词:《论语》 何有

《论语》一书,诸家对其研究甚多,对其词语的训释,一般皆有定论。但笔者却发现杨伯峻先生所著《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第2版)对于“何有”的解释似乎有进一步商榷的余地。今将自己的意见陈述于下,向读者请教。

《述而》云:

1)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⑴

《论语译注》对此句的译文如下:

孔子说:“[把所见所闻的]默默地记在心里,努力学习而不厌弃,教导别人而不疲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

可以看到杨先生对“何有于我哉”的解释是“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⑵,也就是说他认为句中的“何有”是孔子的自谦之词。这样的解释乍看起来很合理;但是,笔者在读《论语》的过程中却发现,“何有”在整部《论语》中并不是表示“自谦”,而是表示“不难”,即表示“有什么难的呢”之类的否定意思。

下面具体谈一谈自己的理由。

除1)句之外,《论语》中还有三处用到“何有”:

《里仁》:

2)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雍也》:

3)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 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 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 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 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 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子罕》:

4)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我们首先注意到,上述4)句与1)句的结构完全类似,都是先以陈述分句言做人的表现,再以疑问句“何有于我哉”煞句。如果说1)句的“何有”可以理解为孔子自谦,说自己一点都没有做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那么把4)句的“何有”解释为孔子自谦,说自己“出则不事公卿,入则不事父兄,丧事敢不勉,常为酒困”,这是难于理解的事情了。就算孔子再自谦,也不至于说自己“困于酒”。这样,4)句中的“何有”只有解释为“不难”才合理。考虑到1)、4)两句的相似性,我们有理由相信“何有”在1)句中也应该理解为“不难”才对。

其次,《论语》作为一个由语言材料构成的整体,同书其他地方有足够的材料证明孔子自认为做到了“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而并不是太过于“自谦”。例如:

《为政》:

5)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公冶长》:

6)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述而》:

7) 子曰:“自行束 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8)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9)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10)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宪问》:

11) 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上述几条从不同的侧面证明了孔子自认为做到了1)句中提到的“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方面的事情;其中,尤其是第 11)句最能说明问题:孔子自认为做到了“为之不厌,诲人不倦”,正好与1)句句意相通,且措词也几乎一致。如果我们注意到上述的如此数量的内在证据证明孔子并不是那样太“自谦”,那么我们就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孔子说“何有于我哉”的真正含义是“对我来说有什么难的呢”。之所以有人会倾向于把孔子的这句话理解为表示“自谦”,也许是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儒者在任何时候都是“温、良、恭、俭、让”的,因而认定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会谦虚自己在学习和教育方面的成就。但是,考虑到《论语》中的语言材料提供的客观事实,我们就不会得出似是而非的结论。

再次,对2)句和3)句而言,也只有把“何有”理解为“不难”才符合文意。《论语注疏》卷六邢昺对3)句中的“何有”的注疏正好是:

“何有,言不难也。孔子言,仲由之才,果敢决断,其于从政,何有难乎?言仲由可使从政也。”⑶ 

这样,综上所述,我们就证实了先前的推测:“何有”在整部《论语》中并不是表示“自谦”,而是表示“不难”。比《论语》大约晚一世纪的《孟子》也有“何有”的用例;在这些例子中,它也要全部理解成“不难”之类的意思才符合文意。例如:

12)对曰:“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梁惠王章句下》)

13)孟子曰:“於!答是也何有?” (《告子章句下》)

但是,是不是“何有”在整个上古汉语中都当“不难”讲呢?为什么在孔孟的著作里,此词一般都要当“不难”讲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进一步分析此词的语法结构并考察它在先秦时期的不同历史阶段的一些典籍中的使用情况。

从语法上讲,“何有”是宾语前置的述宾结构,与现代汉语的“有什么”意义相当,次序正好相反。在现代汉语中,“有什么”有以下三种典型用法:

a) 还有什么没有?赶快抓紧时间说。⑷

b) 在本地你有什么亲戚吗? ⑸

c) 爬山对一个年轻人来说有什么吧!

其中, a)中的“什么”是纯粹表示疑问的,而在 b)、c) 中则不再表示疑问。而 b)、c)也有区别:b) 中的“什么”后面一定要有被修饰的成分,而且省去“什么”以后意思不变,只是语气比较直率;c) 中的“什么”却不能省去,它和“有”一起凝固成了一个惯用语,即常常作为完整的意义单位来使用的固定词组⑹,表示“不难”之类的意思。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有什么”这一结构在现代汉语中的发展线索是:a) → b)、c)。

同样,在古代汉语中,“何有”的历史演变与此类似。首先,在《诗经》里面,它与 a) 中的“有什么”完全一样,纯粹表示疑问。例如:

14)何有何亡,黾勉求之。(《邶风•谷风》)

15)终南何有?有条有梅。

终南何有?有纪有堂。(《秦风•终南》)

到了《左传》和《国语》里面,“何有”的用法已经开始出现新的变化。一方面,“有”和“何”还没有凝固成一个惯用语,其用法与《诗经》中的用法基本保持一致。例如:

16)公曰:“获晋侯,以厚归也。既而丧归,焉用之?大夫其何有焉?”(《左传•僖公十五年》) 

17)对曰:“将夺其国,何有于妻,唯秦所命从也。”⑺(《国语•晋语四》) 

另一方面,“何有”已经开始凝固成表示“不难”之意的惯用语了。例如:

18)晋郤芮使夷吾重赂秦以求入,曰:“人实有国,我何爱焉?入而能民,土于何有?”(《左传•僖公九年》) 

19)曰:“……君若不鉴而长之,君实有国而不爱,臣何有于死。”(《国语•楚语下》)

而在《论语》和《孟子》里面,“何有”的意思主要就是表示“不难”,基本上已经凝固成了一个惯用语。

这样,综上所述,我们就粗略了解到了先秦时期“何有”一词的历史演变的基本情况。

最后,回到1)句。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一方面知道《论语》中的语言材料表明“何有”的意思是表示“不难”,另一方面又了解到了它在先秦时期的历史演变情况。合此二者,1)句中的“何有”当“不难”讲,当为确论。因此,此句中的“何有于我哉”应该翻译成

对我来说有什么难的呢?

表达出了孔子对自己在学习和教育方面的成就的自豪感。这虽然与《论语译注》对此句的译文表达出的内在情感不同,但是这一译文是建立在语言事实的基础上的,因而也是合理可信的。

【注释】

⑴《论语》引文据1999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十三经注疏》标点本,下文所引《孟子》、《诗经》、《左传》与此同。

⑵ 杨伯峻先生于《论语译注》中注曰:“‘何有’在古代是一常用语,在不同场合表示不同意义。”但既然杨先生于自己的译注中采用了这种译法,就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他认为“何有”在此处没有“不难”之意。

⑶《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7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⑷⑸ 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427-429页,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⑹ 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258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⑺《国语》引文据《国学基本丛书•国语》,商务印书馆1958年重印第1版,下同。 

培训网-《论语》中的“之"字用法

张律师感谢您的访问。